Search

轉眼間,天高皇帝遠的加拿大COVID-19病例數就超過臺灣了。

話說上週我睡到...

  • Share this:

轉眼間,天高皇帝遠的加拿大COVID-19病例數就超過臺灣了。

話說上週我睡到落枕,脖子怎麼動都不對勁,孩子就好心幫我按摩,我也再做些伸展,隔天不得了,脖子已經發炎到難以轉動,無法向上看、向左轉、向右轉,後來終於受不了,決定尋求醫生的協助。

在這疫情當口,要上醫院實在情非得已,心裡忐忑不安。

到了社區診所門口,見到貼了一張告示,表明:本院無法處理COVID-19,若有相關症狀請直接撥打防疫專線XXX。

這是該診所面對疫情唯一的處置措施。
門口沒有管制,不量體溫,沒有人戴口罩,醫護人員都沒有戴口罩。

唯一慶幸的是,裡面除了我前一位正在看病的病人,也沒有別的病人了。

看完醫生,到藥局買藥。

疫情爆發至今,我們一直沒有買口罩。家裡只有準備下一趟坐飛機需要的量,加拿大這裡宣導病人戴口罩,健康的人勤洗手,亞洲人戴口罩上街非常引人側面,尤其我們在華人少的小城市,戴口罩可能會引起恐慌。況且有些城市還因此發生暴力事件。

👉加拿大思維:生病應在家休息,戴口罩的人是不得不出門的病人。如果病重還戴口罩搭捷運,或到人口密集密閉空間,有惡意傳播病毒之嫌,會引起反感。

雖然如此,Amazon上的醫療口罩都被掃光,之前看當地新聞說城裡口罩出現短缺,我不知道什麼時候疫情會燒到這個小城市,還是來找找藥局有沒有口罩好了。

找了找,就是沒有,問了櫃檯人員,從後頭翻出來兩包口罩,說:「我們這兒最後兩包,一包未稅21.99,要嗎?」

感謝上天,當然要啊!
付完錢看收據,一包含稅大約加幣24,約為台幣540,只有三片,平均一片180元台幣!

再仔細看了口罩包裝說明,上頭標示:”Manufactured in Taiwan.”

一時我內心百感交集。

臺灣一月底口罩就禁止出口了,這兩包口罩應是更早前飄洋過海,如今身價鍍金,之後想買也買不到。

昨日加拿大病例數開始暴增,但仍不打算做出任何的邊境管制。
👉加拿大思維:加拿大作為WHO的領導者,立場和WHO一致,不需要旅遊管制。只建議從疫區入境者自主在家隔離14天。

朋友說,機場連體溫都不偵測的,大家只能自求多福了。
👉加拿大思維:機場偵測體溫沒有用,會有人服用退燒藥。

因為訂了暑假的機票回台灣,我得持續關心兩地疫情與政策的變化。臺灣曾被美國專家預測會是全世界疫情第二嚴重者,現在已經排到第27位了,這顯然就是防疫政策發揮正向的作用。

而加拿大除了加航部分航班停航之外,並沒有明顯的變化,昨日聽了當地廣播,仍是重申風險低。當美國祭出邊境管制的時候,很多旅客先飛到溫哥華逛14天,再轉入境美國。

然後悄悄的,加拿大確診病例數就超過了臺灣。

週四下午溫哥華所在地的卑詩省已經出現找不到感染源也沒有旅遊史的社區感染者,週五上午媒體已經開始呼籲為社區感染階段做準備。

唉!除了減少外出,勤洗手,不摸眼口鼻,我們能做的實在很有限啊!
加拿大政府要不要考慮跟臺灣政府取經一下?

▪️週五晚間更新:
👉加拿大病例已經來到了54例,以安大略省(多倫多所在省份)和卑詩省(溫哥華所在省份)為大宗,魁北克省與亞伯達省有零星病例。
👉過去省實驗室檢驗後要送國家生物實驗室複驗,為了增加效率、加快檢驗速度,安大略省與卑詩省改在當地複驗。
👉除了降息,財政部門也開始祭出企業紓困措施。
👉安大略省已經將夏季的大型國際會議改為線上舉行。
👉政府也開始呼籲取消海外旅行計畫,尤其要坐郵輪建議三思。
👉困在舊金山外海的至尊公主郵輪有237位加拿大人,船上已知19位工作人員、2位遊客,共計21人確診。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小雨麻,著有《小雨麻的副食品全紀錄》、《小雨麻的100道馬克杯料理,上桌!》、《小雨麻極簡育兒提案》等暢銷書。旅居加拿大進行式。臉書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View all posts